近日,鄭州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電網儲能團隊在廢舊電池鋰資源回收研究上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A Green and Sustainable Strategy towards Lithium Resources Recycling from Spent Batteries”的論文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并被遴選為封面文章。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徐晶為論文第一作者,金陽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鄭州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
近年來,隨著全球純電動汽車的推廣普及,鋰資源需求量飛速遞增。然而,受限于地域、成本、技術成熟度、鋰濃度等問題,天然鋰資源(鋰礦、鹽湖鹵水和海水)提取難度巨大。因此,開發和回收二次鋰資源已成為全球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據估計,2025年全球廢舊鋰離子電池將達50萬噸??紤]到廢舊電池中的鋰含量(5-7wt%)遠高于自然資源中的鋰,廢舊鋰離子電池被認為是當前最理想的二次鋰資源。本研究利用石榴石固態電解質對鋰離子的優異選擇通過性,通過構筑“富鋰態電極|中空防水石榴石陶瓷電解質|支持溶液”的新型電化學提鋰體系,實現廢舊電池鋰資源的綠色、高純、經濟性回收,并且不影響電極中其它金屬離子的后續提取,避免了傳統濕法冶金、火法冶金回收過程中面臨的鋰資源流失、純度偏低、環境污染等問題。此外,本研究在解決廢舊電池鋰資源回收的同時,有望同步實現氫能的富集回收,具有顯著的實用價值和良好的應用前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及節能減排具有積極意義。
文章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q7948